返回顶部
首页
体坛 | 运动 | 工具 | 成语 | 节气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乒乓球 详细信息
改革之路荆棘满途:乒球运动的发展应找准自身定位
2020-05-16    阅读量:30543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举办乒乓球大满贯是国际乒联提升乒球关注度的美好愿景,但这一愿景与现实还有一定距离,要想真正实现改革初衷,还需要更细致的考虑。


若盲目照搬照抄网球运动,脱离乒球运动本身的特点,这条改革之路必将荆棘满途。


  大满贯含金量遭质疑


  从1926年开始,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已经举办近100年,在1988年乒球成为奥运会项目之前,世锦赛是乒球世界中最重要的赛事中网体坛oubili.com。对于一名乒球运动员来说,能够获得世锦赛单打冠军是一生的荣耀,同时获得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单打冠军,则被称作大满贯得主。

改革之路荆棘满途:乒球运动的发展应找准自身定位 中网体坛,oubili.com

目前世界乒坛只有10位大满贯得主,若然大满贯赛事取代世锦赛,则可能出现更多的大满贯球员,大满贯的含金量将会遭到质疑。


一项举办近百年的比赛本身的历史感是这项赛事最大亮点,这不是由一项年轻赛事能够轻易取代的。


  倘若每年4站大满贯赛事与世锦赛、世杯等原有赛事并存,加上全年10站以上的公开赛和各大洲的乒球锦标赛,乒球选手将要成为世界上最忙碌的运动员。


增加赛事有利于乒球运动的市场开发,但长期巡回比赛容易引发选手的伤病,对选手的系统训练造成影响,这也将大大降低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


因此不应天真地认为赛事举办越多等同于项目发展越好,应更多地考虑运动员的利益,毕竟运动员才是这项运动的主角。


  或许很多人认为网球选手一年参加四大满贯赛事和多站巡回赛,这并没有降低比赛的精彩度。


抛开一些顶尖网球员对职业网坛赛事安排的抱怨,我们必须看到网球运动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比赛安排,而且网球比赛的规则百年来没有太多改变,选手只需要专注自己的训练和比赛,毋须去适应规则变化。


乒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受欢迎度和比赛激烈性,与网球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参加网球四大满贯赛事选手的水平差比参加乒球世界大赛选手的水平差小得多,并不会出现一个国家垄断这个项目的情况。


  乒球运动的发展应找准自身定位,挖掘乒球在速度、旋转和战术打法上的内在魅力,同时亟需提高各国和地区乒球运动的整体水平,提升比赛的悬念性,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乒球才有转为职业体育运动的可能。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体坛(oubili.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QQ:233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