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体坛 | 运动 | 工具 | 成语 | 节气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拳击 详细信息
生涯首败就致命,拳击新星殒落—Maxim Dadashev
2019-08-02    阅读量:31321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美国时间7月19号一场超轻量级拳击赛中,俄罗斯拳击手Maxim Dadashev面对上波多黎各好手Subriel Matias,两位在赛前都已成功拿下了13连胜,被认为会是场势均力敌的赛事,没想到从比赛的一开始Dadashev就一直处于挨打的局面,到了比赛中段Matias更是不断重击Dadashev的脑部,教练在过程中多次说服Dadashev放弃比赛,但可以看到他本人不断摇头就是不肯放弃,比赛在Dadashev教练的坚持下于11回合被判定技术性击倒(TKO)结束了比赛,Dadashev也随即被人搀扶下场,送往医院救治,可惜为时已晚,经过数天的抢救后仍然回天乏术,医院诊断Dadashev为硬脑膜下血肿伴随严重脑部损伤,进而引发心脏衰竭导致死亡,得年28岁,首场吞败却也是他的生涯最终战,真的令人惋惜。


 生涯首败就致命,拳击新星殒落—Maxim Dadashev 中网体坛,oubili.com


硬脑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


有别于之前我们在头部触身球中提到的硬脑膜上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则是脑出血中的另一种类型,致命率极高,常见于拳击、美式足球、赛车场和综合格斗等运动赛事,主要是脑部受到外在撞击后造成桥静脉受到牵张而破裂,此时血液会进入静脉窦内,并累积在硬脑膜和蜘蛛网膜之间使脑内压升高,血液堆积下就会挤压到脑组织,同时脑血肿也会释放一些物质让血管收缩,造成血液无法顺利进入脑组织,最终造成脑细胞缺氧死亡,这也是为何Dadashev会被发现有严重脑损伤的原因。

 生涯首败就致命,拳击新星殒落—Maxim Dadashev 中网体坛,oubili.com


硬脑膜下血肿的症状


硬脑膜下血肿又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出血,急性的硬脑膜下出血大多出现在年轻人,并且有明显的头部外伤,患者会无法清楚回应问题,并且出现呕吐和意识不清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失去意识,Dadashev的情况就属于这种类型中网体坛oubili.com


慢性的硬脑膜下出血则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因为老年人脑膜的小静脉较为脆弱,大脑随着岁月萎缩也会导致大脑与头盖骨之间的空隙增加,因而容易牵扯到小静脉导致破裂,不过由于静脉血液渗出的速度慢,加上大脑已萎缩,当硬脑膜下腔的血块渗出时,脑壳内较有空间容纳血块,所以症状的发生较慢也较不严重,有时甚至会被误以为是阿兹海默症、巴金森症或中风等神经疾病,因此硬脑膜下血肿又被称为「神经疾病的模仿高手」。但因为大部份的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经手术后都能完全恢复,因此有些本以为是中风或脑瘤的案例,后来发现是硬脑膜下血肿后反而松了一口气,因此,如果家中长辈有任何神经症状出现,像是一侧肢体无力、记忆急速减退等,先不需要太过紧张,及早就医检查,也许状况并没有想像中那么严重也说不定喔。




硬脑膜下血肿又被称为「神经疾病的模仿高手」


心脏衰竭


老实说这起事件原先并不复杂,可以简单归类为脑外伤产生的硬脑膜下血肿,但最终死因却让人摸不着头绪,新闻上只简单写着「伤势所引发的心脏衰竭」,脑血肿是如何造成心脏衰竭的呢?虽然相关病理学机制尚不明确,但前面有提到脑血肿在血液堆积下会挤压到脑组织,而脑皮质岛叶在过度刺激时会使心肌交感神经大量释放儿茶酚胺这种激素,造成血管痉挛,进而导致心室功能异常、心肌异常收缩甚至坏死,而这很有可能就是脑血肿造成心脏衰竭的主要机制。


有鉴于硬脑膜下血肿导致心脏衰竭的原理有些超出我们的专业领域,我们所参考的文献会放在下方。


曾经在书中看过这段话。


拳台即人生,人生亦拳台,人生可以失败,但绝不能放弃。


这就是拳击的精髓所在,真正的拳击精神就是跌倒后再爬起来。Maxim Dadashev 确实做到了这点,也许很多人不解Dadashev 为什么要这么拼,但我们要了解,除了拳击精神外,他还背负着一个家庭,为了要让家人能生活在美国这个自由国度,Dadashev 是在为了绿卡和尊严而战,许多人可能认为裁判、教练甚至是医疗团队应该要为这次的事件负责,但在这个男人心中,我相信当下他只知道自己尽力了,而唯一让他放不下的,是妻子,还有他那年幼的儿子吧。


参考资料:


Iltumur K, Tamam Y, Karahan Z, Guzel A, Altindag R. (2007). Coexist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subdural hematoma mimicking acute anterolate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Electrocardiol, 40(5), 422-5.

Akkad I, Kundu S, Miller A, Ramachandran J, Shetty V. (2016). Acute stroke of the insular cortex leading to heart failure. J med cases. 7(3), 94-7.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体坛(oubili.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QQ:233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