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体坛 | 运动 | 工具 | 成语 | 节气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赛事直击 详细信息
日渐无趣的经典大戏 灌篮大赛的4种创新提案
2023-02-22    阅读量:29892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时至今日,当联盟逐年改弦易辙,将镁光灯更多转至技术取向的舞台,灌篮大赛逐渐失去原有的鲜艳色彩,但它仍然具有捲土重来的无限可能。灌篮大赛急需重生,这项经典大戏如今了无生气,实在令人沮丧。

在它的全盛时期,灌篮大赛可不只是明星赛週末的一项点缀而已,它是一场充满动感的美术展中网体坛oubili.com。年復一年,联盟顶尖的灌篮高手粉墨登场,以最慑人的力与美,展现篮球印象派无边无际的想象力。

从Dominique Wilkins、Vince Carter、Michael Jordan到近期的Zach LaVine和Aaron Gordon,他们代表篮球向地心引力宣战,将球场当成他们的创意画布。在球迷的心中,如果错过了灌篮大赛,就等于错过了整个週末的明星赛。

这就是灌篮大赛曾经拥有的魅力。

时至今日,当联盟逐年改弦易辙,将镁光灯更多转至技术取向的舞台,灌篮大赛逐渐失去原有的鲜艳色彩,但它仍然具有捲土重来的无限可能。

灌篮大赛急需重生,这项经典大戏如今了无生气,实在令人沮丧。以下是几个重振灌篮大赛的可能方法:

1. 别再拿人体当道具了

在灌篮大赛使用道具,其实一直以来都带有一种矛盾感。虽然若从创意与推陈出新的角度来看,这项举动还算可以理解,但灌篮大赛参赛者有时候又会用的太过刻意、太过矫情。

2011年灌篮大赛,当时还效力洛杉矶快艇的Blake Griffin跳过一台Kia Optima,从那时候开始,似乎就展开了刻意与矫情的潮流。如果今天Griffin可以用车子当道具,搞不好哪天又有别人搬一台卡车进来球场,或甚至其他更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结果,灌篮大赛参赛者的确开始了这股潮流:他们开始拿人体来当作道具,而且不知道为何,还有越来越多参赛者把这个当作他们的大绝招。

还效力犹他爵士时,Donovan Mitchell曾经在同一年的灌篮大赛跳过了总共三个人;当时的金州勇士前锋Juan Tascano-Anderson在之前的灌篮大赛也跳过了两个人,然后以为自己就胜券在握了。

当越来越多参赛者使用这一招,它就变得越来越无趣,越来越缺乏创意。老实说,你可以自己回头想想,那些最经典的灌篮表现,其实很多根本都没有使用道具,而是体能与魅力最纯粹的结合。这也刚好让我们带到下一点。


日渐无趣的经典大戏 灌篮大赛的4种创新提案 中网体坛,oubili.com


2. 更多星度

明星赛週末前阵子,NBA官方网站和app上有一段访问,是由Turner Sports的主播Taylor Rooks访问Ja Morant,其中一段精华预告抓住了众人的眼睛。

这段预告用有点诙谐的方式提出疑问:Morant会飞吗?答案显而易见,他当然会,大家都知道他会,真正关键的问题是:他会在明星赛週末的灌篮大赛飞行吗?

每位球迷都引颈期盼,但这个问题的答案,目前仍然是否定的。Morant在灌篮大赛的缺席,也让人再次想起我们多年来的缺憾:LeBron James在灌篮大赛的缺席。

当然,LaVine和Gordon都并非超级巨星,仍然演出了史上最经典的一场战役,但回过头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球迷们想要看到的,是那些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
以及他们之间的对抗。

问题是,现在的球星都跑去三分球大赛了。看看今年的参赛名单:三分球大赛有波特兰拓荒者当家后卫Damian Lillard、波士顿塞尔蒂克全能前锋Jayson Tatum,以及印第安纳熘马射手Buddy Hield、沙加缅度国王射手Kevin Huerter。

而灌篮大赛则是:休士顿火箭前锋Kenyon Martin Jr.、纽奥良鹈鹕前锋Trey Murphy、纽约尼克中锋Jericho Sims、费城七六人后卫Mac McClung。

在盐湖城齊聚一堂的众多球迷,大部份都不是要来看灌篮大赛的,还有灌篮大赛场上这些他们不认识的球员。他们想要看见的是球星,而且会跟随球星去到天涯海角。

除了星度不足以外,灌篮大赛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虽然赢得灌篮大赛是一件感觉还算酷的事情,但对球星们来说却几乎毫无收穫。

赢得灌篮大赛之后,他们可以得到什么?一座奖盃,也许一点奖金,最多就是一点来自广告贊助商的曝光机会,而这些曝光他们早就都有了。

再次强调重点:灌篮大赛还是很酷,但已经不够酷了。

想要吸引球星参加灌篮大赛,就必须想出其他能让他们感兴趣的参赛动机。例如:灌篮大赛冠军可以从球队得到一天的「自由日」,不管那天原本的行程是练球还是比赛,他都可以随心所欲请一天假,去做他需要的治疗、甚至是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不会受到惩罚。

当然,许多球星早就在实行「负荷管理」了,但有些球星是真的需要这些东西,而且这些适当的休息不仅能让他们自己受益,对于球队后续要冲战绩、争取季后赛的时候,也都会带来正面影响。

3. 把首轮比赛改成只有正式比赛的灌篮

按照目前的赛制,灌篮大赛总共会进行两个轮次的比赛,规则很简单:秀出任何你办得到的花式灌篮...或至少你认为自己办得到。

有时候,我们在正式比赛看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灌篮,就会想到可以在灌篮大赛派上用场,但正式比赛的灌篮和灌篮大赛的灌篮是完全不同的两码子事。

照片来源:Getty Images

有鑑于此,如果把首轮比赛改成只能採用会在正式比赛出现的灌篮,并且用最纯粹的力道、弹性来评分,或许会是一件值得考虑的方法。

虽然有些球员的灌篮在正式比赛当中看起来令人热血沸腾,但到了灌篮大赛这个讲求创意的舞台,他们就有可能会因此失去优势。

如果把灌篮大赛的首轮比赛改成只有正式比赛的灌篮,让两位最高分的参赛者晋级到最终轮次,再让他们秀出自己对于灌篮的想像力,那灌篮大赛的评审、观众或许都能得到一场更精彩的表演,而且也能更精準评断一位球员的灌篮实力。

4. 开放名人参加灌篮大赛

在1990年代,由Foot Locker冠名贊助的灌篮大赛出现了Deion Sanders、Barry Bonds、Cris Carter、Mike Conley Sr.、Roy Jones Jr.、Kenny Lofton、Ken Griffey Jr.、Mike Powell等各界巨星的身影,而且他们也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表演。

因此,如果NBA巨星不想参加灌篮大赛,那何不让NFL和MLB的巨星、甚至是来自其他领域的巨星参加呢?让他们和来自NBA的灌篮大赛参赛者堂堂正正同场较劲,看看他们能带来怎么样的竞争和演出。

想像看看这个画面:如果能够看到NFL球星,像是明尼苏达维京人外接员Justin Jefferson、西雅图海鹰外接员DK Metcalf,或甚至是饶舌巨星Drake、Quavo,这些平常在篮球场上看不到的名人巨星,竟然能够演出更胜NBA球员一筹的灌篮表演,并且抱走灌篮大赛的奖盃。

如果能够创造更多惊喜、悬疑,以及更多冷门的可能性,确实也是一种重新吸引观众目光的方法。

最终,这也可能会吸引NBA超级球星的回归,因为不想让来自其他领域的名人巨星专美于前,在自家门前撒野。

灌篮这门艺术永远都不会消失,但如今属于它的这座经典舞台,需要一番重新的整修和改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体坛(oubili.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QQ:23341571